|
中華單親家庭互助協會成立於民國八十五年,由一群單親父母組成,希望所有單親都能得到熱情的支持與陪伴;主要提供電話諮詢、喘息旅遊活動、成長團體、單親成長講座、談心會、慶生會、年節聚會與家庭聯歡等服務。
理事長傅文忠表示,單親爸與單親媽,各地的需求不同,比如生活在都市與鄉下就有極大差異,但對單爸來說,共通點是「有苦不敢說」,導致已經不完整的家庭走向毀滅,而不敢說與社會風氣、觀感有關,因此協會帶頭反映,讓政府將單親服務,從社會司婦女科改為特殊境遇科處理。
傅文忠也是單爸,遙想二十年前妻子堅決離去,但多年來他對這位照顧婆婆十分孝順的初戀情人,怎麼也無法忘懷。三年前他來到台北,還是難掩哀痛之情,社工介紹他到協會參與談心團體,藉同病相憐者的互動,才以一個大男人身分,放心地把境遇大聲說出來。
對於單親家庭的孩子
,傅文忠和一般人一樣,總是懷有虧欠,他深信無論夫妻爭吵或離婚,受傷最重的肯定是孩子,所以他從不讓爭吵浮出面、一味忍讓。離異後他
甚至不敢告訴孩子,爸媽之間到底發生什麼問題,深怕孩子抱著仇恨的心,成長出現偏差,而當孩子想媽媽了,他也大方的讓孩子跟媽媽住。
傅文忠幽默的說:「我住在苗栗鄉下,小時候爸爸有口吃、阿公也有,我坐在中間聽他們講話,自然也有口吃,但我體貼、善解人意、做事不會計較,也不會有心
機,所以得人緣,我不僅會讀書,也會玩、還很會做家事,煮飯、燒菜、帶弟妹、餵雞鴉、餵豬都做得很好。」一路成長,他一帆風順,但他這輩子最痛苦的事就是
離婚。
「我與前妻曾一起工作,做什麼事都在一起,為了這個家,能做的都儘量去做、去配合,每個星期天全家出去玩,是很多人羨慕的神仙家庭。卻因為一時負氣而同意
離婚,弄到最後必須看醫生,吃治療憂鬱症的藥,更想結束自己的生命,但當我看到才六歲的小兒子,心中卻有很多不捨,告訴自己不能做個不負責任的父親。」
看到爸爸就像看到鬼
幾經轉折,他來到台北,在永樂市場發現七樓有社會局設立的單親服務中心,就告訴社工自己因為離婚又不敢告訴人家,情緒低落,心情很不好,回家不久就接中華到單親家庭互助協會的電話。從參加親子旅遊開始,到上成長舒壓課,兩年的時間他走出離婚陰霾。
「以前的我,對所有人的要求都很嚴,尤其是孩子。我認為孩子要愛但不是溺愛,所以一直很嚴厲,小孩看到爸爸就像看到鬼一樣!我和前妻離婚,孩子竟認為是解
脫,不用再怕爸爸會修理人。事實上,離婚後我開始把小孩當朋友對待,不再用父權和威嚴到學校麻煩老師關照(小孩總認為老師是故意找麻煩),現在跟他們的關
係比較像兄弟和朋友,心境轉了一個大彎。」
然而此時的他,不只是要承受社會對男性的刻板印象,還是一個勞動者、兼職母親,當子女成人後,有自己的空間與世界時,協會是他唯一的寄託。
許多單爸因此常思考一個問題:「當子女離去時,我該怎麼辦?我還有家嗎?」所以協會發展出的單親家庭親子戶外喘息活動,就兼具擴展能相互了解心酸的家庭人
際圈,及讓親子有良好溝通的機會,當單媽與單爸一起慶生、讀書、同樂時,縱然失去了原本的完整家庭,還是等於有了一個新的、相互扶持的大家庭。
小辭典 何謂「單親」
單親的定義是「因喪偶、離婚、未婚生子,而獨自扶養18歲以下子女者。」行政院主計處在98年台灣地區家庭組織型態的調查中指出,全國家庭總戶數達768
萬戶,單親占9.78%,其中男性單親有43%。另截至去年底離婚人數,男性占47.7%,男性喪偶者占19.5%,然而依照「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」補
助的家庭有2萬879戶,單親爸爸接受扶助的只有10.6%,雖然這個比例已較前年增加84.11%,但與單親媽媽家庭相比,還是屬於弱勢。
單爸寫給子女的信
兒子、女兒你們好:
不知道幾年沒有寫過信給你們,許久以來都為這個家打拚,忘了你們的存在,以為你們會過的很好,等到知道有問題的時候已經不能改變什麼。小孩子的錯都是父母
的錯,父母沒教好,小孩才會不成材,都是爸爸的錯,我要鄭重跟你們說抱歉,雖然再說也不能彌補或改變任何事。……過去的已經過去,再想也於事無補,我想跟
你們互勉,設定一個目標,各自去努力。人窮沒關係,但一定要有志氣。希望我們的人生能再創高峰,加油!加油! |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